Sunday, March 23, 2008

简繁之争的十个问题

简繁之争的十个问题

www.taihainet.com 2008-3-21 天涯 羽青玄

 「盖一民族之进化,并能有文字,良非易事,而其文字之势力,能旁及邻族吞减,而入侵之族,不特不能同化中华民族,反为中国所同化,则文字之功为伟矣。虽今日新学之士,问有创废中国文字之讲,而以作者观之,则中国文字决不当废也。」又说:「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记五千年之事,翔实无间断者,亦唯中国文字之独有。」   ——国父孙中山    第一个问题:简体字是怎么来的?    根据通常的,“堂而皇之”的说法,五十年代中共建政初期决定对中国的文字(繁体字)进行简化,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繁体字太难写等等。      现在,根据当时汉字简体化主要当事人之一的陈伯达的有关回忆,汉字的简体化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如下:      五十年代(建政初期),“当时在文化问题上,有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有些同志主张将汉字拼音化,取消汉字,吴玉章(人民大学首任校长 - 注)同志就坚持这种观点。毛主席和斯大林会谈时,斯大林也说到这个问题,说:‘你们的汉字太难学了,所以文盲多,还是应该改成拼音文字。’毛主席面对国内外的这种主张,有些犹豫,也曾讲过要走世界各国的拼音化道路的话。我对毛主席说:‘不能搞完全拼音化,那样中国的文化就断了、为了方便普及文化,可以实行简体字,中国历史上就有过一些简体字。’毛主席考虑后,表示同意我的意见,决定成立一个文字改革委员会。当时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例如历史分期问题等等,文化界也有一些争论,所以同时决定成立一个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      根据陈的回忆,毛泽东当时有意让陈兼任历史同文字两个委员会的工作,陈推荐由胡乔木管文字改革委员会,毛同意。      若上述回忆内容属实,则似乎当时对汉字进行简化的决策,有些草率。    第二个问题:繁体字会影响文化的普及吗?    有人一提繁体字就认为很“繁”,不好写,不好记,影响文化的普及,造成文盲率。事实是这样的吗?    首先,文盲率跟文字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现在中国的文盲率依然很高,我们是不是连汉字也不要用了呢?文盲率是跟教育的投入有直接关系的,跟文字的简繁有什么关系?建国初期毛主席大力投入教育,所以大大降低了文盲率,我相信就算当时用繁体,文盲率仍然可以大大降低。    事实上,台湾、香港似乎并没有因为一直使用传统文字(繁体字),而影响文化的普及。而日本使用的日语也有大量的汉字(繁体字),但谁也不会否认日本是当今世界最发达,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尽管简体字扫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盲,但中国大陆的文盲比例,却仍远高于繁体字的港澳台,这个有力的“实验证据”,令“简化字扫盲论”成为一纸笑话。    由此可以结论,  1、繁体字影响文化的普及 --- 错误的结论  2、为了普及文化,必需简化汉字 ---- 错误的根据    第三个问题:繁体字“繁”,不好认吗?    众所周知,汉字具有字形优美,形声,会意,象征等特点。学习的时候往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现在的简化字改得不伦不类,反而不利于小学生学习。举例:时-時 灯-燈 顾-顧 价-價 让-讓 国-國 际-際 鸡-雞 汉-漢 栖-棲 标-標。。。。 看看繁体字表音多么的准,而简化字扭曲读音,甚至根本不表音,小学生负担反而更重,如果学繁体,反而认得了半边就会了,而且读得准。     比如我们在讲篮球、蓝色、兰花的异同时,到了兰花就无法讲下去了,因为兰花蘭被简化成没有草字头,它的字义和形声特征看不出来了。     简化字虽然减少了一些笔画,可以方便文化程度低的人,但却牺牲了汉字系统的机理。汉字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字体系统,在学汉字的时候,如果能够照顾到这种机理,将汉字源流按照其造字的本义一一道来,学生学起来、记忆起来会比较快,对于汉字的历史文化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简体字则破坏了这种机理。    第四个问题:汉字简化的过程中有哪些错误呢?    一、失去了表音功能    许多汉字原来是形声字,简化后失去了表音功能,而这正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如:    際(际)價(价)標(标)僅(仅)歡(欢)    隊(队)屬(属)劉(刘)燭(烛)敵(敌)      二、无理简化,莫名其妙    许多汉字的部首被毫无道理地用“又”字和叉代替,使优美的汉字变得不伦不类,莫名其妙。如:    鳳(凤)風(风)漢(汉)僅(仅)難(难)    權(权)歡(欢)聖(圣)對(对)樹(树)      三、割裂了整个汉字体系    许多汉字是自成体系的,常用字简化后割裂了与非常用字的联系,致使从小学简化字的人一辈子也记不住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字。如:会写  “扑(撲)” 不会写 “璞”和“蹼”,会写  “还(還)”和“环(環)”不会写  “寰”和“鬟”。其他还有:    仅(僅)谨瑾盘(盤)磐牺(犧)曦    彻(徹)澈撤蜡(蠟)猎(獵)鬣    歼(殲)纤(纖)谶伤(傷)殇(殤)觞(觴)    声(聲)馨磬罄梦(夢)懵甍      四、形体笔画比较丑陋    许多汉字原来是非常方正美观的,简化以后字形变得极为难看。如:    讠(言)钅(金)车(車)龙(龍)汉(漢)    刘(劉)华(華)长(長)拣(揀)东(東)      五、合并偏旁,字不达意    像“貓(猫”)和“豬(猪)”简化以后都成了狗类了,实在是太滑稽了。      六、同音字合并,字义混乱    汉字本来是有精确分工的,非要人为地让一个字去承担本不该它应该具有的含义。如:    后:前后皇后原本为前後皇后    发:发现头发原本为發現頭髮    面:面部面粉原本为面部麵粉    板:木板老板原本为木板老闆      七、毫无道理地将汉字进行切割,音形皆损    如:掛(挂)蠍(蝎) 槨(椁) 櫬(榇)      八、简化后出现表音错误    如:鄰(邻)賓(宾)    韵母本是in,但简化字是用韵母为ing的字作偏旁,容易让人读错。      九、有些字笔画本不多,完全没必要简化    如:減(减)涼(凉)於(于)時(时)國(国)      十、使汉字的可识别性大大降低    汉字简化以後,使原来差别很大的字变得非常相像,导致经常被人搞错。    如:鳳(凤)和風(风)厲(厉)和歷(历)    特别是“凤”和“风”,经常出现姓名中的“凤”和“风”,简体的两个字一旦稍微写潦草,就容易让人分辨不清。    如今的简体字方案是从1956年1月份起,用仅两个月时间,完成的《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和《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其中拼音方案的目标,是推动扫盲识字运动,待时机成熟后再废汉字以代之,而简化字则是汉字被取代前的过渡形态。但这种简体字方案,正是急功近利年代的畸形产物。就在简体字方案出台后不久,经济大跃进便盛行于中国,跟文化冒进浪潮呼应,俨然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    现行简化字的出台更多源于政治,与前清的剃发易服相类,阻断了中华文化的传承,背离了语言文字的自然发展规律,对语言文字是破坏。其实质是对中华文化的破坏和扭曲。    第五个问题:简体字割裂了中国文化吗?    这是毫无疑问的。    首先,伤害最大的是中国传统而古老的书法艺术。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於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在学习书法者眼中,简体字是难以登上宣纸的“残字”,由于缺乏文字结构学上的自然传承,它们很难说有什么骨架,怎么写怎么难看。    这时候有人会说:简体字有一些字来自于书法的草书。恩,没错,有少数简体字来自于书法的草书。但草书只是书法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非实用的艺术形态。艺术跟实用是需要区分的。你见过古代典籍用草书印吗?日文的平假名也来自于汉字的草书,你是不是要使用平假名呢?    其次,汉字简化将很多同音异形的汉字简化为一个字,这样在阅读简化版的古代典籍的时候造成相当的混乱。    再次,汉字的形声,会意,象征等特点几乎消失殆尽。    例如谷与穀本来都是繁体字,前者指山谷,后者指穀物,二者合并后简掉穀,谷可以代替穀,但穀绝对不能代替谷,现在一时兴回繁,把山谷也写成了山穀,笑死人。系与係也是如此,当我看到“文学大係”的标题,真的是哭笑不得!简体的钟代替了锺与鐘,但二者含义不同,锺是锺情,鐘是鐘錶(钟表),非要把钱钟书老的名字写繁体字,却又不知道锺与鐘的区分,能不闹笑话吗?繁体範范是两个字,后者是姓,前者才是模範、範式的範却又兼作姓氏,现在一回繁,姓范的都变成姓範的了,其实还真有姓範的,但也有范而不範的呀,真是乱了套了。    还有下面的面跟麦麺的麺,现在完全混同了。再如愛字,没有了心的爱还能叫爱吗?简直乱七八糟。    汉字由“繁体”到“简体”破坏了汉字原有的系统的逻辑体系,大部分的简化字都与汉字的传统背离,而简化字本身又没能建立起自身的体系。值得注意的是,简化字只占汉字比例的20%左右(这个数字是在中华书局2006年出的《现代汉语》教材上看到的),也就是说,所谓的“繁体字”——这个概念只相对于“简体”才存在——的传统仍然是现代汉字的传统。所以,简化字的推行并没能取得任何语言学意义上的突破,它并不比繁体字方便到哪去,反而使汉字变得有点儿四不象。曾经一度流传的“二简字”(那更是荒唐的一塌糊涂)最终不被国人接受也充分说明人为的强制性的任意践踏文字是愚蠢的行为。     第六个问题:有的汉字太复杂,简化不好吗?    部分中国文字确有过于繁复之弊,如“龜”字多达17划,不利于学习书写,需要作适度简化,而1956年的方案,也提供了部分简化成功的案例,如“礼”、“尘”、“从”、“众”和“垒”等字。但就整个方案而言,简化的数量和程度都已越出合理边界,以致传统汉字及其文化密码都遭受重创。    真正经常使用的汉字也不过几千个,那些过于复杂的汉字是使用的很少的。但就是这几千个汉字,遭受了重创。    以中国之“国”为例,繁体“國”字包含着明确的国土定义:将一个区域用围墙圈定起来,便是国家。其字形以会意兼形声方式构成,包含着最简洁明快的文化密码,简化为“国”之后,以围墙包裹一“玉”,空间体量发生急缩,可以解释为盒子,而跟民族国家之“国”失去语义关联。“中华”之“華”,是枝繁叶茂之象,要是简化成“花十”,仍有花繁树茂之意,符合传统的会意原则,但简化方案却将其弄成“化十”,丢失了会意的智慧与神韵,令原有语义荡然无存。“漢”字描述水泽草木丰茂之象,被“又”旁取代后,也变得毫无意义(“又”形滥用,正是简体字的一大弊病)。这种文字乱象,从国名开始,一直扩散到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引发文化衰败的符号种籽。    汉字符码是古文化核心密码(代码)的奇妙结晶,简洁地描述自然场景、生活方式和事物逻辑,传递了古代文明的基本资讯,俨然是日常生活的生动镜像,例如“閒”字表达休息时开门赏月的诗化意境,而“愁”字则暗示农民在秋季为即将过冬而愁苦的心情。人们至今仍能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由此产生跨越时空的愉悦。汉字就此维系了中国文明的自我延续性。    汉字同时也是解码古文明的密匙。例如,“蜀”字里早已蕴藏“纵目族”的造型密码,但该密码直到三星堆青铜器出土才被确认。此外,正是借助汉字我们才获知,“堯”是大地(土)之神,而“秦”是集体事禾的农人,“越”是执钺奔行的战士,如此等等。汉字谱系,就是反观中国历史的最精确的橱窗。    在古文明信息、东方感性逻辑及其本土精神结构的解构上,简体字无疑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它制造古代典籍的阅读障碍,并阻止了自然有效的文化传承。但另一方面,简体字也意外地暴露出某种社会预言的特异功能。“陸”的叠土形被改为“击”而成“陆”,恰好象征着多年来人们互相攻击的阶级斗争怪象;“愛”字惨遭剜“心”之痛,成了社会日益“爱而无心”的深刻谶语。这种状况在消费时代并未获得改善,反而变本加厉起来。简体汉字犹如精密的寓言,预见了社会道德状态的剧变。    第七个问题:民国时也有简化汉字    百年以来,汉字始终面对着被消灭的危机。陆费逵、钱玄同首倡“拉丁化”,瞿秋白怒斥“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还有人高调痛批“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和“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绝大多数苏联乃至西方汉学家,都视汉字为落后的象形文字。本土激进知识分子的“汉字拉丁化”倡议,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响应。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引入了自由民主的思想,但一件事物有利必有弊,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也是巨大的。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们大都从海外留学归来,并不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为全盘西化就是好的。事实上,那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到了晚年都去研究国学了(例如胡适)。    民国时也提出汉字简化方案,不到几个月就被社会各界驳斥,最终没有推行。我认为这正是民主的力量。    某人说过:民国是多和少的问题。新中国是有和无的问题。(这句话可能被和谐)    在集权下各种错误政策的推行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文革,大跃进,破四旧……汉字简化也是其中之一,至今贻害后人。    对比大陆,在文革最疯狂的时候,台湾却实行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如今的台湾,保留的传统文化比大陆多的多。    第八个问题:回到繁体字是历史的倒退吗?我们是不是要学甲骨文?     从甲骨文到繁体字,是在历史、文化的演化中慢慢发展出来的。繁体字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从繁体字到简体字,却是少数人在行政命令的作用下推动的。两者间不具备可比性。     至汉朝以来汉字的书写就定型了,用了两千多年,记录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唐诗宋词难道是甲骨文?甲骨文根本就不算汉字,只是汉字的前身。       而且现在计算机的发展,对书写繁体字的要求已经不高。     第九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拯救汉字?    1、倡导繁简共存的原则,字典和公共空间的文字标识,应采用繁简双书加汉语拼音的形式,电脑输入法应当提供繁简字输入的自由转换功能;    2、要求从小学生开始就“书简认繁”,大学中文、历史等相关专业学生则必须学会繁简两书;    3、以审慎的态度重审简体字方案,对错误的简化进行局部修正和复原。惟其如此,繁体汉字才不至于沦为惨遭遗弃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十个问题:对于韩国的汉字申遗问题应该怎么看待?    去年10月“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韩国《朝鲜日报》刊载消息称,为预防东亚国家因使用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沟通混乱,由韩国领头,中、日、韩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制作5000-6000个以繁体字为基础的常用标准汉字。这一消息随即被与会的中方代表否认,提出“简体字”是中国的法定文字,不会轻易改变。中韩汉字“繁简之争”方兴未艾,又有网民热炒韩国学者提出的汉字“申遗”说。    汉字“申遗”其实在韩国已经热了一年多,前年 10月10日的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篇发表在一个汉语研究的英文网站(www.chinalanguage.com)上的文章能代表不少持这个意见的韩国人的想法。这篇文章称“东夷人是韩国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被称为‘汉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丽人发明的”。    韩国开始恢复汉字使用,掠夺中国的传统,我们不保留,当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要是你家出了一个败家子,把你家的家产传统全部败光,邻居把你家流落的人和古董收下来,邻居会尊重你,还把你接到他家去,把捡你的东西还给你,做梦吧。    而且,大陆实施简体字,割裂海外华人,港台同胞与大陆族群,所谓“书同文”,中国之所以能长期维持统一,很大程度上是语言文字的作用。而如今的简繁对立严重阻碍华人之间的交流,造成海外华人对于中国大陆的不认同和漠视。    而东亚文明本来就可以说是汉字文化圈,中国将汉字传播到日本韩国,如今日本韩国使用的反而是正宗的汉字了,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