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以孔子中庸思想解決當前漢字繁簡問題

以孔子中庸思想解決當前漢字繁簡問題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或「中道」就是「洽到好處」。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又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孔子的中庸思想,源於他的天道宇宙觀,是將其宇宙觀應用於人類社會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和「合宜」的方法,以及「時中」、「執中」「用中」和「建中」的行為準則。換言之,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觀在人道中的應用。毫無「平庸」、「鄉願」之意。
孔子中庸思想既含有「時、度、權」的變通含義,也包含了「中、和、正」的穏定特質,既有「無可無不可」的變通精神,更強調「不偏不倚」的穩定功能。變通是手段,穏定才是目的。中庸則是變通與穏定高度統一的有機體。孔子有感於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的道理,悟澈「過猶不及」和「允執厥中」的意義,並以中庸穏定功能為依歸,完成了他對理想與現實、個人與社會、復古與改制等等的協調和統一。因此,我們無論是處事、做人、或從政,行中庸之道,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了。
二、面對漢字繁簡問題我們應有的態度
文字在政治上言,是國家民族統一的工具,有了統一的文字,才有統一的語言,有了統一的文字和語言,無論幅員何其遼濶,種族何其複雜,才有統一的國家。歐州國家之多,就是因為沒有統一的語言和文字,以及「方言」拉丁化的結果。假使秦始皇統一了六國,而沒有統一文字,那我們神州華夏,不知道現在會出現多少國家。?
以前「漢字文化圈」的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都曾先後接受中國冊封,所以都使用漢字,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民族主義擡頭,要與中國斷絕關係,「去中國化」,所以都作出了廢除或改革漢字的決定,採用其本民族的表音文字。使得我們看到了今天的日文、韓文、越文,真是「滿頭霧水」,「莫名其妙」。試想:如果中文或漢字全部「拉丁化」了,我們不是自己將自己的臍帶截斷了嗎?
因此漢字改革,是千秋大業,不但影響民族團結,而且關係國家興亡。我們這一代人「責無旁貸」。居高位者應該「海納百川」,「從善如流」,筆者村野匹夫則應該「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此在這「野叟獻曝」,暢所欲言,冀能抛磚引玉,使漢字能去蕪留青,永垂久遠。
討論漢字繁簡問題或文字改革問題,要撇開「政治因素」,和「意識形態」,以「科學」作依據,以「民族大義」為前提,以「國家利益」為依歸,這樣才是創造為國家民族謀求千秋萬代利益的功業,成為「為萬世開太平」的「民族英雄」;而非「標新立異」,「短視近利」或「別有用心」的「民族罪人」。
三、為「繁體」與「簡體」正名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何謂「繁體」,以及「繁體」的由來。溯自倉頡造字以迄新中國成立之前,只有「正體」、「俗體」和「簡體」,除俗體和簡體外,其他都是「正體」,根本沒有「繁體」這個名詞。新中國成立後,因為要實施「漢字簡化」,只好找「簡」的反義字「繁」來代替「正體」。其次,人的心理都是喜「易」厭「繁」,將「正體」稱之為「繁體」,一般人就會自動「敬而遠之」,「趨易避繁」了。
其次,我們要注意簡化字不一定就是結構簡單的漢字,有些漢字,從產生之初至今就是那樣簡單,沒有相應的「繁體」字,不能稱之為簡化字。例如:「人、一、二、十、上、下、旦、手、寸、工、戈”」等。相反地,筆畫結構複雜的漢字,也不一定就是「繁體」字。繁體字的內涵,不是指筆畫結構複雜的漢字,而是特指為簡化字取代,已經停止使用的那些筆畫結構複雜的漢字。例如:「鷦、鷯、躥、爨、鏊、疆、鼙、鬻、冀」等漢字結構都十分複雜,但不能稱之為繁體字,因為沒有相應的「簡體」字。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簡化字理解為筆畫結構簡單的漢字,也不能把繁體字理解為筆畫結構複雜的漢字。
新中國建國初期,開國諸君子當時因為要與舊政權切割,改國旗、改國號、改文字,為了某一政治目的,忽畧了影響深遠的不良後果。改國旗、改國號的結果,是聯合國代表權延遲了十幾年,且「中華民國」還繼續存在。所幸文字改革,沒有走俄共以及陳獨秀他們所行的「漢字拉丁化」,不然現在的「華語熱」與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的誕生就不會有了。
為了公正的和科學的來研討漢字繁簡問題,我們應該先將「繁體」正名,恢復其本來面目,稱之為「正體」或「傳統體」。在英文漢字只有traditional 和simplified 兩種,沒有complicated 出現,任何文字也不可能有「繁體」。文字的進化是「約定俗成」的,最好是「述而不作」,「簡體」字多少涵有「人為」因素在內,因此所有的簡化字,應該都稱之為「俗體」才對。筆者在此提出,籍以就教於高明。
四、漢字簡化歷史的回顧 簡化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與楷書。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稱為「俗體字」。唐代顏元孫著《幹祿字書》和王仁著之《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範圍,數量大大增多。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十二種民間刻本所用簡體字,多達6240個。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一文,這是歷史上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的第一次。1922年,他又發表《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劃多的字也予以簡化。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減省現行漢字筆劃案》,得到陸基、黎錦熙、楊樹達的連署。這是歷史上有關簡體字的第一個具體方案,主張把過去只在民間流行的簡體字,作為正體字應用於一切正規書面語。所提出的八種簡化漢字方法,亦即現行簡體字產生依據,影響深遠。 1928年,胡懷琛出版《簡易字說》,收簡體字300多個。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複、李家瑞合編之《宋元以來俗字表》,反映出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所編訂之《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之《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1935年,他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採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於第二年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歷史上由政府公佈的第一個簡體字表。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之《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抗日戰爭爆發,簡體字運動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黨統治區繼續發展。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礎上,根據「述而不作」原則,擬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1952年2月5日,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簡體字表》基礎上,擬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收字798個,簡化偏旁56個,並廢除異體字400個。 1955年2月2日,《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發表,將其中261個字分三批在全國50多種報刊上試用。同年7月13日,國務院成立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同年10月,舉行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討論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減少為515個,簡化偏旁減少為54個。1956年1月28日,《漢字簡化方案》經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31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公佈,在全國推行。以後這個方案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見,實際為2236字),這就是今天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
五、漢字簡化的原則和方法
漢字簡化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亦即儘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但實際上很多地方都偏離了此一原則,使得「簡體」字在使用上發生了很多困擾。
現行漢字簡化方法,是以錢玄同1922年提出的方法為基礎,例舉簡述如下,以供參考︰
恢復古字‥由於環境需要,原本的漢字字元已不足以表達日益複雜的人和事,於是古人在原有字元基礎上,增加了不同的偏旁,使漢字的意義得以更準確表達出來。例如「布」原本就有「布疋」和「布告」的意思,但由於兩者的概念不同,為了方便運用,便在「布告」的「布」旁加上「人」字偏旁,以表示此「佈」乃由「人」發出的。簡化字的其中一個準則,是把這種原本同為一字,後來才加增的偏旁重新省掉,恢復原來的漢字。當中有部分字視為「異體選用字」,如「布」、「淚」,另一些則用作簡體字,如「後(後)」、「誇(誇)」、「塵(塵)」、「釁(釁)」等。
減省偏旁‥正如上述,漢字是由不同的符號組合而成的文字,這些符號最初具有表達讀音、表義的功能。不過隨著時代遷移,這些符號的表意和表音功能也日益淡薄,現在留下能夠識別意義的,大部分是漢字的部首。現代人認識漢字,除了硬記圖象之外,已別無他法。符號愈多,記憶所花的時間相應也愈大。為減輕記憶之苦,在不影響字形結構情況下,把某些字的部分符號刪除。其途徑有三︰
三去其二 — 把由三個部件組成的字刪除其中兩部分,只以某一部分代表整個字。例如︰「鑿(鑿)」、「習(習)」、「鄉(鄉)」「擊(擊)」。
三去其一 — 有些字如果把相當的部分除去,可能跟其他字混淆,於是只能減省其中一部分。例如︰「奪(奪)」、「奮(奮)」、「際(際)」、「曇(曇)」、「噸(噸)」。
二去其一 — 只有兩部分的字,除去其中一部分。例如︰「務(務)」、「開(開)」、「關(關)」、「畝(畝)」、「隸(隸)」、「飛(飛)」。
減省筆畫‥有些字如果把某些偏旁省去,會與其他字混淆,不能隨便省掉某一 些偏旁,只好將其中一些筆畫省去。通常是把一些點、橫畫甚至一些小字元省去或稍作改動。最常見情況是把「氵」旁減省為「冫」,如「盜」、「減」、「羨」、「淒」等字便是。氵簡省為冫的字,大多歸類為「異體選用字」。另一簡省筆畫方法是把表示動物四腳的「灬」改為「一」,如「魚(魚)」、「馬(馬)」、「鳥(鳥)」、「烏(烏)」,但表示火的「灬」不簡化。
改換構件‥除了減省某幾筆之外,遇到不能把偏旁省略的字,把筆畫複雜的偏 旁改換為簡單偏旁。一般來說,能改換的偏旁,都與本字的偏旁相關。改換的方式有二︰( 1 ) 改換形旁 — 漢字中大部分字都是由形旁和聲旁組合而成,而形旁之中,意思相近而筆畫較少的,往往用來替換筆畫多的。例如︰「筆」字,本字從「聿」,即書寫工具之意,現改為從「毛」,變成了書寫工具材料。「願」字,本意是從腦袋裏想出來的希望,「頁」本意指人首,但「頁」字本義在現代漢語裏已經消失,現改從「心」,表示從心裏發來的希望,筆畫減少,字的意義也更清晰。( 2 ) 改換聲符 —聲符是表示該字讀音的符號,聲旁改換原因有二︰(a) 由於時間推移,漢字讀音發生轉變,本來標音的聲符,已不能明顯表示某字的讀音,於是便利用新的同音或近音、筆畫較少的新聲符,來取代筆畫較多而且標音不準的舊符。例如︰「證」明的「證」,本從「登(deng)」聲,但普通話裏「證」的語音發生了改變,唸作zheng,如果按照繁體的結構,聲音便有很大差異。現改聲符從「正 (zheng)」,標音的效果也就恢復過來。(b) 另一原因是漢字同音字甚多,同一音節,各字筆畫不同。假如把筆畫繁多的聲符換成筆畫較少的,標音功能不變,但書寫卻更見效率。例如︰「纖」的聲符為「韱」,寫起來十分不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現代人都讀得懂,現改為「千」,只用三畫,不但寫起來舒服,而且一看就知道讀音。又如「種」字的聲符為「重」,現改為「中」,也是以少筆畫的同音節聲符取代舊符。
保留輪廓‥漢字的表意性質,使得每個字都成為某種符號,把這些符號的輪廓保留下來,至於內裏的東西,可省的就給省去。例如︰「鹵(鹵)」、「齒(齒)」、「鳥(鳥)」、「馬(馬)」、「貝(貝)」。
草書楷化‥草書特點是書寫起來揮灑自如,缺點則是不易辨認。把草書筆畫楷化,就能達到簡化筆畫的效果,同時又不會流於草率,不易辨識。例如︰「長(長)」、「壽(壽)」、「東(東)」、「劍(劍)」、「專(專)」、「車(車)」、「報(報)」、「發(發)」。
符號替代‥以簡單符號替代複雜筆畫,很多字義不同的字卻擁有相同字旁。把這些字旁歸類,給與規範的省筆符號,以達到容易書寫目標。例如︰「鄧(鄧)、對(對)」、「聶(聶)、漢(漢)」、「區(區)、趙(趙)」、「師(師)、帥(帥)」、「學(學)、舉(舉)」。
同音替代‥利用同音字中筆畫少者取代筆畫多者。例如︰「胡(鬍)、發(髮)、醜(醜)、鬱(鬱)、鬥(鬥)、出(齣)、裏(裏)、穀(穀)、餘(餘)」。
以僻代繁‥以書寫簡單的冷僻字,代替筆畫繁複的字。例如:古字「聖」字本讀作「窟」,《說文》解釋是「汝穎間謂致力於地曰聖」,這個字在現代漢語裏本是「死字」,借用來作「聖」的簡化字。「體」字原意是「劣也」,又解作「笨」,而其古義在現代漢語裏也不復存在,但古代已有人誤以之為人體之「體」。又如:「擾(音宥,福也)擾」、「廣(部首)廣」、「廠(部首)廠」。
另造新字‥利用漢字造字原則新造,有向來沿用的,也有近時新造的。例如︰「護﹙護﹚」、「衛﹙衛﹚」。
同音合併。比如「里程」的「裏」和「裏面」的「裏」合併,「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面」合併,「皇后」的「後」和「以後」的「後」合併。
六、漢字簡化的理由和論點
推行漢字簡化,通常持有下列理由:
1、符合漢字歷史發展規律。
漢字字形演變的總趨勢是簡化,漢字形體從甲骨文、金文發展到小篆,是一個簡化過程,小篆又簡化成隸書,隸書又簡化成楷書。反映了漢字形體演變的總趨勢。楷書的簡化更為突出,在通行的兩千年內,字形不斷簡化。
2、符合漢字現代化方向。
「簡化字跟正體相比,其顯著優點是:筆畫少,結構簡,字形清晰,分辨明快,好學便用。推行簡化字對於掃除文盲、普及教育、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都有好處。因此,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既是發展教育、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需要,也是適應未來資訊社會發展的需要。」(註1)
「簡化漢字和繁體漢字相比,其筆劃大大減少了,學習和記憶的難度也就相應地大大降低了。」(註2)
3、符合漢字今天使用趨勢。
「從1956年公佈《漢字簡化方案》開始,簡化字在祖國內地廣泛推行,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特別受到初學文化的兒童和成人的歡迎。40多年來,簡化字作為國家法定的現行通用文字的重要部分得到全面普及,而且已成為聯合國使用中文的規範。」(註3)
「簡化字在其他地區和國家也程度不同地在使用著。香港知識界對簡化字採取了「繁簡由之」的態度。台灣不僅民間已大量使用簡化字,政府和文化界也曾多次公開討論漢字簡化問題。台灣教育部頒布的作為手寫行書標準的《標準行書範本》中,也已大量採用了簡化字。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在華文教學中早已學用我國公佈的簡化字。其他許多國家在漢語教學中也都學用簡化字。可見,使用簡化字已是大勢所趨,恢復繁體字的路是行不通的。」(註4)
4、有助於電腦資訊處理。
「電腦處理漢字又對漢字的規範化和標準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希望對橫向筆畫超過七筆、豎向筆畫超過八筆及其以上的字進行筆畫減省。」(註5)
5、減少了漢字的筆畫數目。
原來的繁體字平均筆畫是16畫,簡化後平均筆畫是10.3畫。
6、提高了閱讀的清晰度。
7、減少了通用漢字的字數。
8、新形聲字表音比繁體字準確。
簡化後產生了一些新形聲字,表音比繁體字準確。如:「運---運」、「進---進」、「種---種」、「纖---纖」等。
9、有些簡化字便於分解和稱說。
七、漢字簡化後的弊端
漢字簡化,至少有下列弊端,簡引各家之言,以免筆者個人的主觀意見。
1、簡化漢字破壞了漢字結構、損害了漢字構字理據。
「簡化字最主要的缺點,就是破壞漢字的字形結構,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弊端。」「當時沒有考慮字形,常常僅是將其視為一個符號。結果使得一些字不再適用於漢字六書的規律。」(註6)
2、簡化漢字破壞了中國文化,損害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紐帶。
「肇端於五四反禮教、反封建的口號,從意識形態上造成了現代人與文化傳統的隔膜,而現代漢語白話文與簡化漢字才切實地隔斷了中國文化的承傳。經過這兩個運動,漢語文言文與正體漢字就由文化的主要載體退化為文化的特殊現象。對於我們今天的知識分子,它們不啻於外語、外文,不經翻譯,不經註釋,沒有師友的指導,民國以前——並非遠古——的書籍與文字就不能被流暢地解讀。經過這兩個運動,中國文化才成了『傳統文化』,『古代文化』,成了已經死去的東西。」(註7)
3、簡化漢字採用同音假借是文字發展中的退步。
「簡化漢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僅僅讀音類似的幾個字,用一個筆畫較少的字來頂替,人為地造成‘別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頭髮」的「髮」與「發展」的「發」;「後來」的「後」與「皇后」的「後」;「干戈」的‘幹’與‘才幹’的‘幹’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是文字發展中的退步!」(註8)
「所有同音字和同意字的『一胎化』,不僅造成了使用、學習、和適用的困腦,且對於文字的『精確性』和[『精確度』,影響至巨。如遊、油、猶、遊等字,全改成了一個〔遊〕字。](註9)
4、簡化漢字無助於漢字的學習、閱讀和書寫
「簡化漢字將若干分工細緻的字,重新歸納成一個多音、多意字,使漢字的字數驟減。從表面上看,減少了學習的總量。但由於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學習單字所要花費的功夫增加了。原則上講,字越多,字意越單一、固定,普通人學習和使用起來就越容易;而字數少,取意廣,功能多、變通,則只適合那些善於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人。我覺得漢字的簡化,實際上加大了學習的難度。」(註10)
5、簡化漢字並不較易於辨認、增加明晰度、與閱讀速度
「文字爲什要「簡化」呢?答案很簡單,「迅速易行」。可是經過科學實驗,發現書寫一千個簡體字所需的時間,只比寫同樣一千個正體字快了4分37秒而已,證明瞭簡體字在速度或節省時間上,並無多大意義。」(註11)
「筆畫較少的簡體字是否真的明晰度增加、易於辨認,增加閱讓速度呢?一位曾是大陸的文字改革專家便承認,筆畫差別太小,形體近似的字因而增多,會易於造成辨別的錯誤,視力也容易疲勞,反而會降低閱讀效率。」(註12)
5、簡化漢字無助於漢字的電腦處理
「決定性的結論更在電腦輸入成功以後,實踐證明繁簡輸入一樣快。不論是中國大陸的拼音輸入,還是安子介數字輸入,或是台灣的注音字母,以及北京的五毛字型和台灣的倉頡碼,都可能達到不亞於英文輸入的速度。」(註13)
現在在電腦上打字,即算是用中文拼音,一個字最多也不過只需要4、5個字母而已,一個成語,也可能只需要4、5個字母而已。如:「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個成語,只需要打下 sh – y – y – l – f – m –l 幾個字母就出來了,那有比這個更「簡」的「體」嗎? 到2006年底,由於高科技突飛猛進,文字的本身結構對於速度來說,完全失去了意義。(註14)
6、簡化漢字給兩岸三地交流以及國際交流帶來不便,更加破壞了漢字文化圈的統一性。
「現在港澳臺三地仍然使用正體字,海外華人讀寫也以繁體字為主,歐美、日本、南韓等地區的漢學界,在用漢字書寫時,也大多是繁體字。」(註15)
「漢字字形統一的問題,也是漢字文化圈的統一問題。漢字在這些國家最大使用是他們的很多古籍都用漢字印刷,當然都是繁體字。這些國家的人要瞭解自己的歷史以及傳統則必須學習漢字,而且必須是繁體字,否則學了簡化字之後還是得學繁體字,才能讓他們瞭解自己的歷史和文化。」(註16)
「整理合併異體字和規範統一字形,纔是現在的當務之急,這也就是學界正在討論的漢字統一問題,我很難想像用簡化字去取代它們的漢字,也很難想像用簡化字去取代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繁體字。難道將來兩岸統一了,還是實行兩套文字嗎?」(註17)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有共同語言文字,必然會團結一致,和平共處( 即使在國與國之間,如英美)。否則,意志渙散、分裂、仇視。就像目前在全世界各地使用中文的人口中,口頭或內心所存在的態度與心灰意冷相互對待,是不容忽視的。中共在2005年爲了怕在政治上的分裂主義擡頭,通過了《反分裂法》,但他們就是不知道語言文化﹑『分裂』的嚴重性和危險性,會比政治上的分裂更恐怖,因爲中華民族的後代子孫,是不容分裂的。」(註18)
7、漢字筆畫愈多,愈容易記憶
「實際上的實驗證明,文字筆畫越多,越方便記憶。根據葉與劉(Yeh & Liu) 在1972年的實驗,發現記憶繁體字(15 筆和15筆以上的字)比記憶 (10 和10筆以下) 的簡體字容易。」(註19)
「在日本所作的測驗也有同樣的發現,文字的筆畫多少,對於認字並無正反性比例上的差異;因爲文字在腦中的處理方式,不是一筆一筆的進行。此外文字筆畫愈多,愈有更多的牽連(links),更能便於區別。」(註20)
8、「簡單」不會永遠是「容易」〕的。
「且看〔己〕、〔已〕、〔己〕、〔彳〕、〔亍〕、〔戌〕、〔戊〕等字的使用,有多少人終生都在含糊中?弄不清楚?」(註21)
「漢字的簡化也要有度,不能說越簡越好,否則區別特徵減少,混同的可能性就增大了,這樣的結果同樣是不便於運用。例如簡化字〔幾〕和〔兒〕筆形近似,手寫體很容易混同,而原來的繁體字就沒有這個問題,試比較:〔幾-兒、〔幾—兒〕,很顯然前一組混同的可能性要大於後一組。又如〔千-幹-於〕、 〔己-已-巳〕、 〔土-士〕,這幾組漢字雖然不是簡化字,但它們之間的差別足以說明,筆畫過於簡單,區別特徵少,字形近似,是特別容易混淆地,給使用造成混亂。〕(註22)
9、簡化漢字喪失了尊嚴和正式性的表達
「在上千年俗體字發展與使用的時間中,凡是要對書寫者自己尊重和對權威人士下筆時,俗體字就從來沒有發現過,這當然說明瞭表示尊敬和正式。目前大家可能對於「尊敬和正式」,認爲已經沒有重要性了,所以就乾脆採用俗體字作爲「一切從簡」的依據,只需要把俗體字之外,再加上幾個造型奇特的字,如〔塵〕的坐不像坐,尖不像尖。不但在視覺上字形造成混亂;且使學習增加困難。這種〔簡體字〕實在是多餘。」(註23)
「每當人們看到中央電視臺,或者國際性的大會,挂上大紅布條的時候,就會産生一種「非正式( informal )」和 「不必相信」的感受。還有,在揚州有 [皇帝廣場],在寧波有 [天下廣場],都挂有大匾,金邊金字,堂而皇之;竟然爲了省下那麽幾筆,讓人望而卻步,立刻産生不屑一顧之心。當然更談不上什麽尊敬了,實在是不值得。」(註24)
10、簡化漢字喪失了美學鑒賞
「美是一件很難下定義的哲思與感受,一件人見人愛的東西,總會是在美的圍內。如果是人人見了都不屑一顧,就必然是不美的。比如說:沒有人會用簡體字寫字畫吧!書法家爲何不要用簡體字寫呢?其中的道理就很容易悟出來了。」(註25)
八、「繁體」與「簡體」的統一
綜合上述,客觀地說,「繁體」與「簡體」各有利弊。改革與簡化,不等於
一定錯誤,而永遠的不變,也不等於一定正確。但謹慎改革是必湏的,但不能說「越簡越好」,「為簡化而簡化」,否則,只會進一步產生混亂。幾十年來,現在簡化字已成事實,而且有十多億人口已經習慣在用,雖存在一些不合理,但也不宜「大動干戈」,否則會更加混亂。所以筆者認為「繁體」與「簡體」的使用必湏統一,而改革和統一,第一要快,以免將來漢字「全球化」了,「將錯就錯」,遺害萬代子孫。第二要由政府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和推行,才能事半功倍。「解鈴還賴繫鈴人」,中國人民政府責無旁貸。第三如果目前需要改革,可以針對某些發生問題確實必要改革的少數漢字進行。 至於統一的原則,我們要比較異同,相互妥協,發揚孔子的《中庸》之道,來「允執厥中」和「去蕪存菁」;至於統一的方法,我們可循兩方面進行:
第一是去除現有的弊端。把下述發生問題,造成混亂的「簡化方法」和「簡體」字予以停用,恢復使用「正體」。
「恢復古字」的簡化方化下,有些字省掉了原來的偏旁系統,使得意義糢糊,不應也不能簡化。例如「布」原本就有「布疋」和「布告」的意思,但由於兩者的概念不同,為了方便運用,便在「布告」的「布」旁加上「人」字偏旁,以表示此「佈」乃由「人」發出的。又如「風雲」和「詩雲」古體都通用「雲」,後來為了表示天上的「雲」,才加了「雨」字部首,這是文字的進化,簡化復古,反而退化了。
漢字簡化後增加了一些形近字,如〔幾〕和〔兒〕筆形近似,手寫體很容易混同,而原來的正體字就沒有這個問題。又如「千-幹-於」簡化後變成「千-幹-於」容易混亂。在這種情形下,就要統一用原來的「正體」了。
「同音代替」和「同音合併」的「一胎化」,雖然減少了字數,但常常造成表意模糊,而且在「簡體」還原「正體」時,產生不少笑話。如:「皇后」變成了「皇後」,「防禦」變成了「防禦」,「孔子故里」變成了「孔子故裏」,「副市長」變成了「付市長」,「怒髪衝冠」變成了「怒發沖冠」等,畫家「程十髮」變成了「程十髮」則不免大煞風景了。
有些簡化字的形體不便於分解和稱說。而且簡化後,在一定場合又需要使用繁體字,漢字總量有增無減,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學習漢字的負擔。
有些簡化字原來就是正體字,用它們來代替簡化字,將其原有涵義都消失了。 譬如「廠」原來就是正體字,意指「山邊可以住人的巖洞」,讀「haan」音,現用來代「廠」字,其原意完全消失了。又如「廣」,讀「an」音,意指「房子一面傾斜」,現用來代「廣」字,等於這些字完全絕跡了。
類推簡化字不宜無限擴大,必湏有明確界限。換言之,簡化必湏有所規範。筆者在一九八五年第一次回鄉,看到有一家店招寫著「家合」,問了很多人都不
認識,原來是「家禽」。
第二是規範使用塲所。筆者提供下述淺見:
圖書古籍不能使用「簡體」,要保留「正體」。除了事實上沒有一對一的「簡體」外,如果都變成了「簡體」,那就沒有「古籍」了。古籍中有不少字因為使用頻率低而退出了常用字庫﹔另有不少字在簡化過程中被轉借、合併,現行簡體字很難做到與繁體字一一對應,給古籍的翻譯,造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為了表達「尊嚴」、「尊敬」、「正式」和避免誤解,政府公文和契約建議用「正體」。就如以前的國際文件都以法文為準一樣。如果你姓「戴」,有人寫信稱你「代」先生,你會作何感想?
書畫藝術和詩詞歌賦用「正體」,以求「正式」和「美感」。一件人見人愛的東西,總會是在美的範圍內。如果是人人見了都不屑一顧,就必然是不美的。書法家不用簡體字寫漢字,就是因為簡體字美感不足。
有些字的某些結構部份不能省畧。例如:「愛」字簡化成了「愛」,就如鄭板橋送給妓女的條幅「因受」一樣,「恩愛無心」了,如果沒有了「心」,教你的所愛接「受」甚麼呢?。
學校可「教繁用簡」,或者是「繁簡並學」,教科書國文用「正體」,其他學科可用「簡體」,最好是都用「正體」。根據筆者經驗,筆者根本沒有學過簡體字,但看簡體字的書籍毫無困難,也不會造成諸如「孔子故裏」的笑話。
學生作文,一定要用正體。請看毛主席的詩、詞、和書法,何時出現過簡體?筆者買了一本《毛澤東詩詞書法賞折》,欣賞之餘,少見簡體。
正式塲所的匾額,為了表示「慎重、尊嚴、美觀」,建議用「正體」,就不會有「讓人望而卻步,立刻産生不屑一顧之心」﹙註26﹚的感 覺了。
對聯的懸掛和題額,應統一規定為從右至左,以保留我國固有文化和特色,筆者近年參觀很多景點,發現對聯的懸掛和題額,有的改成了從左至右,初學者分辨不出上下聯,橫額的寫法,也是混清不清,建議應予統一。
九、結 論
中國大陸有十三億人口在用簡體字,海外及各地「孔子學院」都在推行簡體字,此為不爭事實。簡體字處於合法地位,繁體字也並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在影視、出版、書法藝術中,在港、澳、台、和海外華僑華人的書報及日常生活中,仍在廣泛使用繁體字。
在五六十年代中國大陸提出了「識繁寫簡」的口號,但隨著歲月的推移,很多40歲以下的人都不熟悉正體字了。再過幾十年,承載著豐富悠久民族文化的珍貴古籍,很可能成為難以解讀的古董。這一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到那時,若再培養傳統文化的專門研究人才,就要先教授繁體字,其難度不亞於學習外文。 在地球村「漢語熱」和世界各地「孔子學院」方興未艾的今天,漢字的「繁簡」問題和「繁簡統一」問題,都必湏明快解決,拖得時間愈長,就會愈有害,愈有困難,影響面就會愈廣,影響的人數就會愈多。筆者建議兩岸或國共兩黨盡速召集學者專家,研擬提供最佳可行方案,召開「漢字統一協商會議」,獲至共識與結論,立即付諸實施,此誠造福人群,千秋萬世之功業也。
註:
(註1) 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註2) 林明峰《論漢字簡化的偉大意義》
(註3) 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註4) 上海語言文字網《為什麼要堅持漢字簡化的方向?》
(註5) 上海語言文字網《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同中文資訊處理有什麼關係?》
(註6) 羅寧《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註7) 張釗《簡化漢字到底簡化了什麼》
(註8) 張釗《漢字簡化,得不償失》
(註9)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10) 張 釗《漢字簡化,得不償失》
(註11)-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12) 世界日報記者王廣滇《中文「繁簡之爭」系列報道》引述反對簡體字者的觀點)
(註13) 彭小明《漢字命運憂思錄》
(註14)-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15) 羅寧《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註16) 羅寧《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註17) 羅寧《關於恢復使用繁體字的一點思考》
(註18)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19)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20)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21)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22) 胡吉成《簡化字有什麼優劣》
(註22)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23)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24)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註25)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26)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 (註27)- 彭冊之《愈簡愈難——論漢字簡化對華文學習之影響》